電雕凹版彩色質量檢驗與控制系統(tǒng)概述
在印刷行業(yè)里,人們經過長期實踐,認識人到只有在整個印刷復制過程中,進行數據化管理,印刷質量定量控制才能夠適應當前印刷技術飛速發(fā)展的需要。目前,在膠印中早已普遍采用了控制印刷和制版(曬版)的測試元伯——信號條、測試條和控制條,即原棉樣和正式印刷中,在余白處印刷上檢測色標或控制條等,通過測試儀器和圖表,對四色印刷的實地密度、網點增大率、中性灰、階調、印刷均勻度、解像度、清晰度等,進行科學的定量控制。并采用由印刷向制版反饋數據的方法,通過程人累大量的實測數據,選擇一系列******數據,作為工藝實施和質量管理的依據。這在膠印彩色管理和控制中起到了相當大的重要作用。 但在凹版彩色印刷中,特別是電雕凹版印刷中,從制版到印刷的整個過程中,還沒有連續(xù)的、較完善的定量控制體系,在印刷時,多數情況是操作人中將彩色原稿、制版廠家的凹印樣張同印刷廠進行對比,依靠人為主觀的視覺評價,來評估印版的彩色還原情況。這樣的做法存在許多弊端,一是制版廠的凹印預打樣同印刷廠的正式印刷,在工藝上還有較大的區(qū)別。就目前的打樣技術狀況來說,還難于模擬正式印刷效果,單憑印樣還很難確定的彩色還原質量,仍需要上機印刷后才能確定;二是制版廠的打樣條件和印刷廠的印刷條件相差較大,可能需要較長的印刷調試時間,才能追上或逼近制版廠的凹印打樣效果,造成較大的印刷材料的浪費;三是對于彩色階調還原情況,無法做量分析,網點增大情況也無法進行檢測;四是在印刷過程中無法跟蹤和檢測印版的表面磨損情況,網點值的變化情況,無法印版上油墨轉移量;五是對于系列印版以及重制重印版,無法有效地進行印刷效果一致性的控制和管理。因此,凹版印刷也應像膠印彩色控制一樣,在印刷的余白處,例如,在馬克線的正下方,或其他地方,在不影響印刷圖案和印刷套準的前提下,放置測試塊或測試條,以便在整個制版和印刷的過程中,檢測和控制彩色還原的情況。本文試圖在電雕凹版彩色還原的檢測和控制方面,提出增加測試條的建議,使之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希望能同凹印刷廠和制版廠的同行共同研討。 實際上,目前在凹印制版及印刷廠都已經制定有很嚴密的質量控制體系,但是,印刷廠對于制版廠的制版工藝大都不是十分清楚,而制版廠對印刷廠的印刷工藝,同樣也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認識。因此,凹版彩色印刷的彩色檢測和控制,是制版廠和印刷廠共同的研究課題,彩色印刷的還原控制貫穿整個制版和印刷過程,雙方應加強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確保彩色控制能從制版到印刷的連續(xù)性,不能僅僅領帶于凹印打樣來連接制版到印刷的全過程,凹樣必須攜帶必備的彩色控制信息。 一、印刷特性曲線的測定和控制 電雕凹印版在印版的網線、網型、電子雕刻是層次曲線、網點的雕刻值確定以后,印版上灰梯每一梯的油墨含量就已確定下來。換句話說,在一定的印刷條件下,印版 滾筒的印刷特性也就同時被確定。我們知道,在數學平面侍標系上,任意兩點可以確定一條直線,便是要確定一條曲線,至少要三點以上。所以,通常我們在測 定印刷特性曲線時,考慮到在印版滾筒上不能放置較多的測試塊或色標,一般放置4—5級的梯尺,測量梯尺上每個階梯的密度值,就可以近似的知道和描繪出印版的印刷特性曲線。例如,可以在每色印版滾筒上,設置5%、25%、50%、75%、100%等5級梯尺。 印刷廠和制版廠可以制定出在這5處正式印刷的印刷密度,以及打樣機打樣時的密度值段,制版廠印刷網點的雕刻工藝的制定非常重要,雕刻工藝參數必須以印刷廠的實際印刷效果為基礎,要符合印刷廠印刷的特性的要求。電雕機的雕刻工藝參數,需要同印刷廠的印樣反復校準才能確定下來。也就是說,彩色的階調還原情況,是以印刷廠最終結果為基礎的。在印刷和打樣過程中,通過檢測梯尺每一級的密度值,再同標準值進行比較,就可以知道印版的印刷特性是否正常,也可以判斷印版的印刷和制版打樣是否合格,電分的分色是否準確,膠凹印轉換是否匹配等等。 二、梯尺的網點值測量 印版上梯尺雕刻是否正常,直接可反映彩色階調還原的正常與否,只有每一梯的網點值雕放慢正常了,才能保證在一定印刷條件正氣正確的彩色階調還原。制版廠電雕操作人員和質量管理人員,能過檢測梯尺每一級的網點值,可以確定印版網點的雕刻值是否正常。因為電雕機雕刻頭的雕刻特性可用線性曲線描述,只要定義2個點的雕刻值,便可能確定電雕機雕刻頭的雕刻特性曲線。因此,在電子雕刻制版過程中,可以預先試雕高光和暗調網點值,確定了這2個值以后,就可以確定電雕機雕刻頭的雕刻特性。但是,電雕機雕刻頭的雕刻值會變小,含墨量降低,階調還原發(fā)生偏差。有了梯尺以后,便可以監(jiān)測雕刻針的磨損情況。例如,南海市制版中心在一次掛歷制版中,打凹樣時發(fā)現品紅版轉印不好,樣張偏色,但是品紅版的試雕值都正常,經檢查平網部分的網點后,才發(fā)現雕刻針有磨損。 如果那進版有梯尺的話,通過檢查梯尺中間梯級的網點雕刻值,雕刻針磨損問題就很容易發(fā)現了。瑞大部分印刷廠都沒有配備網點測量議,不能檢測印版的網點雕刻情況,跟蹤觀察印版在印刷過程中表面情況,定量分析網點由于磨損而發(fā)生的變化。因此,為了控制彩色階調還原,印刷廠不僅要配備密度計,也應該配備網點測量儀。利用密度計和網點測量儀,便可以對印版進行質量控制和檢測。通過對印刷廠的印刷品和梯尺印刷數據進行數據分析,還可以反復校準制版廠雕版的雕刻工藝,選擇******的電雕工藝參數。 三、高光區(qū)域小網點的確定 各色版高光區(qū)域的小點的確定是制版的重點所在。人的視覺對圖像的中高調反映最為每感,這在印 刷特性曲線上也可以反映出來。高光區(qū)域的小網點值的制定是否適當,直接影響中高調層次的還原。高光值定的偏低的話,在印刷中,圖像高光部分像素丟失,加大油墨濃度雖然可以改善,但容易使暗調密度過大,產生偏色。高光值定偏高的話,同樣容易造成圖像階調變化,造成暗調層次丟失。所以,高光區(qū)域的小網點值要與暗調網點值匹配好,以免印刷中出現高低調不調的問題,5級梯尺中的5%的網點值,就可以檢測高光網點雕刻值是否正常。在印刷廠正式印刷中,如果發(fā)現高光轉印不正常時,應首先使用網點測量儀檢查印版的高光網點值是否正常。 四、凹印樣樣的規(guī)范化 打樣網點增大值的規(guī)范很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著樣張的質量,對網點的結實,層次的清晰,中性灰的波動都有密切關系。例如,印刷網點增大10%,那么色版暗調網點就是100%-10%=90%,如果印刷網點增大20%,各色版暗調網點只能延伸到80%,印刷網點增大得越多,各色版暗調網點就壓縮得越多,暗調并級就更嚴重。另外,在印刷過程中,只要第一色印刷后,三原色的色彩平衡關系就被確定,之后再疊印的顏色的密度與前一色密度不匹配的話,中性灰就會發(fā)生波動,印刷品將產生偏色。因此,在打樣和印刷中,必須對油墨的濃度,暗調的密度值進行明確的數據化規(guī)定。當然,制版廠與印刷廠所使用的油墨色相必須一致或非常接近,承印物也要相同,總之,印刷條件要盡量接近。 單純的控制原色階調還原對彩色控制來說,還是不夠的。如果印版印刷位置許可的話,在測試塊中應再增加一個中性灰測試單元和檢測色彩疊印效果的雙色三色疊印單元,對色彩還原的控制就更加完善了。 總之,通過對5級梯尺的密度和網點的測量與控制,以及中性在,疊印等的控制,可以確保凹版制版的色彩還原。在制版質量穩(wěn)定以后,5級梯尺可以減少到3級梯尺,例如:20%、50%、100%。通過監(jiān)控3級梯尺的密度與網點值,也可以控制版質量及凹印樣張。留出的位置可以嗇其他測試塊,給印刷增加更多的參考信息和控制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