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梯換鋼絲繩時發(fā)生的一起事故
這是一家較大的國營倉庫,有多臺3噸4層站股役十年的貨梯,由于在年檢中發(fā)現(xiàn)曳引鋼絲繩有毛刺,決定更換鋼絲繩。工作由本倉庫的電梯維修人員自行施工。 工序進程是這樣的: (一) 轎廂至頂樓,對重放至底樓用木方支起。 (二) 轎廂與機房之間掛手動葫蘆(3噸)吊起。因要用繩頭拉桿,所以將5根鋼絲繩全部取下(又怕出事故特將限速器夾繩鉗捆在夾繩位置上)。 (三) 根據(jù)鋼絲繩的長度減少7%作好5根鋼絲繩。 (四) 在裝繩頭時人員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在轎頂,一部分到底坑裝對重繩頭。 (五) 當對重繩頭裝好后發(fā)現(xiàn)轎頂少200mm左右。用手動葫蘆再次吊起。由于葫蘆吊點不在轎廂正上方,手動葫蘆的噸位又?。ㄞI廂自重已3噸多)一個人拉不動就3個人一起拉,升的越高吊點越斜分力越大,只聽到,咣!一聲巨響,吊鉤從鉸點脫落,事故發(fā)生了。轎頂三人兩死一傷,在底坑施工的4人,剛剛出來上廁所聽到身后巨響,回頭望去,只見從電梯的門縫中沖出的塵土就象火山噴發(fā)一樣,4個人全部驚呆了,半晌說不出話來。 現(xiàn)場鏡頭: 轎頂三個人一個被吊鉤擊中頭部死亡,一個被井道中的導(dǎo)軌支架碰到頭部死亡。另外一個由于站在轎頂中央手抱大梁,沖底時轎頂產(chǎn)生的巨大變形,使他獲得了很大的緩沖,但三根肋骨骨折。轎頂上一片血跡慘不忍睹。三只緩沖器全部鑲?cè)胨嗟刂小^I廂護腳板,由于風阻翻到轎頂上來了。安全鉗(滾柱式瞬時安全鉗)動作了,只在導(dǎo)軌上劃出了重重的印痕。 事故分析: (一) 吊點不正 (二) 手動葫蘆偏小 (三) 5根繩不能同時取下 (四) 限速器不能捆住 上述四點有一點保證正確操作本事故就不會發(fā)生。 安全鉗未起作用的原因分析: (一)由于捆住限速器,而又人為提高了200mm左右,安全鉗動作時的速度已高達1.98m/s而滾柱式瞬時安全鉗只能用于速度小于0.63m/s的電梯。 (二)由于十年來的污物填表平了滾柱的花紋,使?jié)L柱對軌導(dǎo)的比壓下降失去了自鎖緊能力。 同年同樣類似的事故又發(fā)生了兩起,一起在福建,一起在廣東,又使四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因此我總結(jié)了換鋼絲繩的四項一定要注意的問題: (一) 吊具載荷先驗證 (二) 吊點要正 (三) 繩要分批換,千萬不要一起拆下 (四) 吊到足夠高時用安全鉗把轎廂制動住 這些用鮮血換來的經(jīng)驗實在是太昂貴,望業(yè)內(nèi)同仁謹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