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測試技術在電路維修測試儀上的應用--續(xù)
ASA(VI曲線)測試是電路在線維修測試儀上最重要的測試功能之一。本文簡單的介紹了ASA測試的原理。主要圍繞著故障檢出率、測試可靠性、使用效率等方面,介紹了如何在電路維修測試儀上高水平地實現(xiàn)ASA測試技術。本文對評價在線維修測試儀產(chǎn)品、更好的掌握此項測試技術,有較大參考價值。 一、 ASA測試應用特點 Analog Signature Analysis(模擬特征分析)是一種廣泛用于電子電路板的故障檢測技術。具有以下應用特點: 1.不涉及電路原理,無需電路處于工作狀態(tài),所以可用于沒有圖紙資料,脫離設備(無需聯(lián)機檢測)的電路板的故障檢測; 2. 不需給電路板加電,相對更安全; 3. 不涉及電路板上器件的功能,所以無論電路由什么類型的器件組成,數(shù)字的、模擬的、數(shù)模混合的、功能已知的、未知的(如專用、可編程)等等,均可測試; 4. 它是逐電路結點(器件管腳)進行測試的,基本上不受電路板上元器件封裝的限制。 由于單個器件可以看成最簡單的電路板電路,所以ASA技術也能夠用于檢測大規(guī)模、復雜或功能未知集成器件的好壞。事實上,由于條件所限, ASA是許多用戶檢測此類器件的唯一辦法。另外,ASA用于檢測分立元件功能好壞時,也有方便、直觀等特點。 二、 ASA基本測試原理 就基本檢測原理而言,ASA測試可以看成萬用表檢測法的自然延伸。 對于無圖紙電路板,最常用的故障檢測方法是這樣的:先用萬用表測出好電路板上器件管腳(實際是電路結點)對地電阻;然后與故障電路板上相應器件管腳的對地電阻進行比較,根據(jù)差異大小來判斷該結點上有無故障。由結點到具體元器件需要人工確定。這種方法簡單、易用且有效,許多人都用這種辦法修好過復雜、昂貴的電路板。 影響這種辦法的故障檢出率的主要原因是,萬用表只能檢測在1.5V(萬用表電池電壓)下的電阻,而半導體器件引腳的對地電阻隨電壓變化——不同電壓下的電阻未必相同。比如,某TTL器件管腳在2.5V有軟擊穿,產(chǎn)生較大漏流。這樣的故障就不能被檢測出來。 設想你有幾十、或上百塊萬用表,每塊表的電池電壓都不一樣——電壓范圍包括了器件的工作電壓。對每一個管腳,都用這些表全部測試、對照一遍,這樣,上面所說的故障就會被檢測出來了。這就是ASA測試原理——在一個電壓區(qū)間內(nèi)、而不只是一個電壓點下進行比較。 三、 基本ASA測試的實現(xiàn)方法 用測試儀產(chǎn)生一個變化的電壓信號加在被測試對象上,同時記錄不同電壓下的電流。把隨電壓變化的電流在電壓-電流座標系上表示出來,得到一條阻抗曲線。使用者通過比較好、壞電路板相應結點的阻抗曲線的形狀差異,達到故障檢測的目的。 理論表明,使用以正弦規(guī)律變化的電壓信號(正弦波)的測試************。事實也是如此,無論進口的、還是國產(chǎn)的此類測試儀,都用正弦波作為ASA測試的主要測試信號。 現(xiàn)在市場上的此類測試儀產(chǎn)品都和微機配合使用。測試儀產(chǎn)生正弦波測試信號;微機在專用測試軟件控制下,接受用戶指令、實現(xiàn)測試算法、按用戶的要求控制測試儀施加測試信號、顯示測試結果、存儲測試數(shù)據(jù)。 下面從用戶的實際使用要求出發(fā),對如何得到方便、高效、實用的ASA測試功能,進行一些討論。 四、 關于配接微機 微機軟硬件的更新很快。從當前微機技術以及發(fā)展來看,測試儀的軟硬件主要應該解決以下兩個問題: 1. 測試軟件應支持主流操作系統(tǒng)版本 自Win98后,Windows操作系統(tǒng)對外部設備的管理機制作了很大改動,使得Win98上的測試程序,不能自動升級到其后的系統(tǒng)版本上運行。鑒于Win98及以下的操作系統(tǒng)很快會完全退出使用,如果測試軟件不能支持主流的操作系統(tǒng)版本,比如Windows XP,將會給用戶以后使用帶來麻煩。 2. 測試儀最好支持USB口 早期的測試儀采用在計算機內(nèi)插卡的方式實現(xiàn)和計算機的配接。由于這種方式缺點較多,又轉用并口(打印口)配接。但近年來更加先進的USB口得到了迅速普及。USB口速度快、更安全(允許帶電插拔),會給用戶的使用帶來很大方便。另外,目前市場上帶并口的筆記本電腦已經(jīng)十分少見,并口在臺式機上也許會很快消失——常用計算機外設,如打印機、掃描儀、數(shù)碼產(chǎn)品都是USB口了。如果測試儀不支持USB口,會影響用戶微機的換代更新。 五、 關于測試信號 對任何一種電子儀器,測試信號都是構成整個測試功能的基礎。它的質(zhì)量,基本決定著測試質(zhì)量。 關于主測試信號——正弦波: 1. 幅度(峰-峰值) 為了保證測試效果,同時又不至于損傷被測器件,正弦幅度應大于被測器件引腳的實際工作電壓,小于極限電壓。由于不同元器件所需電壓值不同,這就要求測試儀輸出的正弦波幅度可調(diào)。 顯然,可調(diào)的范圍越寬、允許調(diào)整的步距越?。ǚ謾n越多)越好。目前市場上多數(shù)測試儀的設置為±4V、±8V、±18V、±28V等幾個擋,基本滿足大部分電子電路板、電子元器件的檢測要求。匯能測試儀的電壓幅度從±1V--±28V,以0.5V步距可調(diào),也就是分成了五十多個檔。 2. ******輸出(短路)電流 將正弦波短路后所能流出的******電流叫做******輸出電流: ******輸出電流=等于正弦峰值/輸出電阻 目前多數(shù)國產(chǎn)測試儀的******輸出電流在十幾毫安到二、三十毫安。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這適用于測試一般集成電路,比如74系列器件。如果考慮到測試功率更大一些的集成器件、大電容(上萬微法)、大功率三極管等,******輸出電流應該更大一些。匯能測試儀的******輸出電流可達150mA。 3. 頻率范圍 頻率范圍越寬,越能更好地適應對容性、感性結點的測試。比如,對一、兩萬微法的電容,用匯能測試儀都能測出它的有效ASA曲線——從曲線上可以明顯看出是否漏電、容量是否夠。 4. 波形保真度(或失真度) 指實際產(chǎn)生的正弦波與理想正弦波的形狀差異。非直流結點的ASA曲線形狀不僅與頻率相關,也與波形的形狀相關。比如,電容的ASA曲線只在正弦波下是橢圓。 5. 關于正弦波產(chǎn)生中的問題 由于ASA測試通過曲線形狀來判斷故障,所以測試結果的一致性、可重復性十分重要。測試結果的一致性、可重復性由測試信號的穩(wěn)定性保證。 目前市場上有的國產(chǎn)測試儀產(chǎn)生的測試信號,會隨配接微機的速度、以及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分時性而變。 比如,可這樣觀察Windows分時性對信號的影響:保持測試儀連續(xù)輸出測試信號,用示波器持續(xù)觀察,然后打開一個需要系統(tǒng)資源較多的任務,比如播放音樂,馬上看到信號的形狀完全變樣;更簡單的辦法是測一個電容,比較播放音樂前后測到的ASA曲線即可發(fā)現(xiàn)。 其實,即使沒有打開用戶任務,也會有一些系統(tǒng)任務在后臺不時運行著,同樣會干擾測試。觀察的時間稍微長一點就會發(fā)現(xiàn)。 這種情況多數(shù)是測試儀硬件設計的過于簡單——測試儀沒有獨立的定時電路,測試信號的形狀和頻率發(fā)生了變化。 匯能測試儀的測試一致性很好。經(jīng)軍方有關單位檢測,它生成的測試信號的頻率準確度、波形失真度小于2%,并不隨外部條件變化。 關于輔助測試信號——脈沖: 引入脈沖輔助測試信號,是為了使ASA測試能夠很好地用于三端器件的測試。閘流管、MOS三極管、甚至繼電器、電壓調(diào)節(jié)器等都可以看成三端器件。 以閘流管為例。僅在它的陽極和陰極之間加ASA測試信號,只能發(fā)現(xiàn)兩極之間是否短路、或有漏流,不能發(fā)現(xiàn)開路、或導通不良的故障。引入一個脈沖信號加在閘流管的控制極,控制管子在ASA測試期間出現(xiàn)導通、截止兩種狀態(tài),就能對閘流管進行較為全面的檢測。 不同的三端器件需要不同的控制方式??刂品绞綄嶋H就是正弦波如何和脈沖匹配(同步)。 有的測試儀產(chǎn)品沒有脈沖輔助測試信號。有的測試儀產(chǎn)品實現(xiàn)的比較簡單。比如有一種國產(chǎn)測試儀上的三端測試信號實際上只是一個大小可設的直流電平,在ASA測試期間無變化,始終存在。 為了滿足各種三端器件的不同測試要求,匯能測試儀上設置了八種脈沖和正弦波的匹配方式。相對于正弦波來說,脈沖的起始、結束位置;寬度、高度均可調(diào)整;支持單向觸發(fā)、雙向觸發(fā)。詳細情況請參閱有關產(chǎn)品說明。 六、 提高基本ASA測試的故障檢出率 1.單端口vs多端口測試 所謂的單端口測試,通常指所有的電路結點(器件管腳)分別與電路板的“地”組成一個個的端口,ASA測試信號總是加在這些端口上進行測試。比如,在單端口的方式下,對一個有N個腳的器件,總共處理N條曲線。 但在使用中人們發(fā)現(xiàn),有時候器件的兩個管腳分別對地的曲線沒有大的變化,但兩個管腳之間的曲線變化很大,這種情況仍然屬于器件故障,為了解決此類問題,發(fā)展了多端口測試方式。 所謂的多端口測試,是指對一個器件的任何兩個管腳組成的端口,都要進行ASA測試。這樣對一個有N個管腳的器件,最多處理NxN條曲線。 在匯能測試儀上,對多端口還分了三種情況考慮: a.多端口對稱: 當處理了2腳對3腳組成的端口后,如果還要處理3腳對2腳組成的端口,就叫做對稱方式,否則稱為非對稱方式。這類似于用萬用表,要不要調(diào)轉表棒再測一次。 由于ASA使用正、負對稱的交流測試信號,多數(shù)情況下,對同一端口調(diào)轉信號后測到的曲線和原曲線是對稱的,也就是說不能提供更多的故障信息。采用對稱方式更多是為了方便分析故障。不過也存在不對稱情況。 b.非對稱含參考腳: c.非對稱不含參考腳: 所謂含參考腳指要測試1腳對1腳、2腳對2腳、......N腳對N腳組成的端口。這種端口測到的一定是條短路曲線,否則,可能存在其它問題,以該腳為基準測到的曲線不可信。就是說,含參考腳有利于提高測試可靠性。 2.自動、手動曲線靈敏度選擇 ASA測試是依據(jù)兩條曲線的形狀差異來檢測故障的,但是,測試數(shù)據(jù)的差異與把數(shù)據(jù)以曲線顯示出來后,曲線之間的差異并不是一回事。用機械式萬用表打個比方。指針越接近中央位置,同樣大小的阻值變化引起的指針擺幅越大,也就是指針位置關于故障的靈敏度越高。 對于ASA曲線可以證明,在電壓—電流坐標下(VI曲線),曲線的整體走勢越接近45度,對故障的靈敏程度越高;如果測試曲線是一個封閉圖形,如電容,曲線包圍的面積越大,對故障的靈敏度越高。 影響曲線走勢主要是測試信號的輸出電阻。當選擇的電阻值越接近被測結點的等效電阻值時,得到的曲線靈敏度越高。 匯能測試儀允許對任意一條曲線人工修改測試參數(shù)后重測。該特點可用于手工調(diào)整曲線靈敏度。但這種辦法不僅麻煩——當曲線很多時很難逐一觀察、調(diào)整,而且很多情況下,也很難直觀判斷什么樣的曲線靈敏度更高一些。匯能測試儀具有自動計算曲線的靈敏度,自動選擇靈敏度較高的曲線的功能。這稱為ASA曲線靈敏度自動調(diào)整。 3. 按端口設置測試參數(shù) 并非同一個器件的所有管腳都適用于同樣的測試參數(shù)。舉個典型的例子:集電極開路器件的輸出往往耐壓較高,用于驅動數(shù)碼管、繼電器等,而輸入都是標準電平,所以對于輸出、輸入的測試信號的幅度應該不同,才能達到全面檢測的目的。 匯能測試儀有普通設置和特殊設置兩個設置窗口。普通設置對所有的端口有效,而在特殊設置中可對少數(shù)特殊端口進行重設。特殊設置的優(yōu)先級別高于普通設置。 在完成測試后,如果對測試結果不滿意,還可以用鼠標選中不滿意的曲線,打開該曲線的設置窗口,重設后重測該曲線。 七、 提高測試可靠性 測試可靠性指測試儀能夠識別出可能導致誤判的ASA曲線。 1.接觸問題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端口之間不是開路的狀態(tài),但又不能完全排除這種情況。測到開路曲線的十分可能的原因是,器件管腳氧化、防銹涂層未打磨干凈、測試探頭磨損等原因導致的接觸不良,所以在實際使用中,一旦發(fā)現(xiàn)開路曲線,都要進行確認——檢查、處理,然后重測,以免得到虛假曲線。但當一次測試要處理成百上千條曲線時,依靠人工來找出開路曲線很不現(xiàn)實,因此,匯能測試儀設有判開路曲線的功能,在所有測到的曲線中,只要存在開路曲線,就給出提示信息,用戶可以根據(jù)提示很容易找到它的所在。 2.曲線穩(wěn)定性問題判穩(wěn)定(過渡過程、mos器件、自激) 由于被測電路本身的原因,導致在同樣的測試條件下,每次測到的曲線都不相同稱之為曲線不穩(wěn)定。由于ASA測試依靠曲線的重合度來發(fā)現(xiàn)故障,顯然,不穩(wěn)定曲線很容易導致誤判,這要求測試儀能夠識別并提示不穩(wěn)定曲線。 經(jīng)過長期實踐,發(fā)現(xiàn)導致不穩(wěn)定曲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種: a.自激導致的不穩(wěn)定 產(chǎn)生自激的原因很好理解。 |